人壽保險理賠Q&A
- Sharon Cheng
- Feb 19, 2020
- 4 min read
關於保險理賠,該不該讓保險公司知道呢?
保險公司知道後,會不會增加現存保單的保費?
本文閱讀時間: 3-5分鐘
適用對象: 有購買澳洲人壽保險的人

Q:
我有個關於我先生的ANZ life insurance的問題想請教您,約三年前我先生主動脈剝離,急診後做了心血管方面的重大手術,所幸醫師妙手回春把他從鬼門關救了回來,事後他想查看他的保險有沒有cover這方面可以理賠的,他查了清單上有包含心臟病,他拿了清單列表給醫生看,醫生說他的病因不是心臟病,但是他的情況都比清單上列的還嚴重,大病初癒後他也沒心力處理保險的事,又擔心不但不能理賠又讓保險公司得知他的情況可能會把保費調高到他無法負擔,就種種顧慮加上重創後壓力症候群他也不想提起生病的事,保險的事就一直擱置到最近保險公司又要調保費讓他抱怨不已,嚷嚷著要換別家,結果他重大手術的情況別家也不讓他保...,他現在又擔心他都沒去跟ANZ說他手術的事,會不會錢繼續繳了到時他往生時,會因為沒跟他們說手術的事而不理賠死亡的部分呢?
我是有要他再去找醫生開個證明什麼的再去問保險公司。
以上不知道您有什麼看法和建議或是有推薦的保險經紀人可以介紹諮詢呢?
期待您的回覆
謝謝
A:
謝謝你的留言,我想簡化成三部分來回答,但因為沒有你的具體保險資訊,這裡只能提供一般性的說明。
1. 不確定疾病是不是有在理賠項目中,該不該讓保險公司知道? 會不會告訴保險公司反而增加保費?
首先要確定所購買的保險是不是有重大疾病險 (一般稱為Trauma Insurance or Critical illness Insurance) ,或者有沒有收入保險(Income Protection)。如果有這兩項保險,有可能都可以獲得理賠。關於這兩種保險的不同請參考《簡介澳洲人壽保險》一文。
重大疾病保險(Trauma insurance or Critical illness)每家公司的疾病理賠清單有所不同,可以聯繫你的保險公司來做確認,即使不在理賠清單上,也不會因為你告知保險公司導致保費增加。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障是從受保人成為保戶的當下就訂好的契約,受保人的保單(Existing policy)不會因為之後發生的身體狀況而被增加保費或者拒保。
請注意這裡說的是Existing policy,比方原本只有保30萬重大疾病險,生病後想要再追加20萬的保障金額,這時保險公司可以針對額外增加的20萬提出較高的保費(Loading)、Exclusion或者拒絕受理這額外的20萬保額申請。
所以回到你的問題,即使提交理賠申請沒有成功(假設您先生的疾病不在理賠項目當中),也不會影響他的現有保險(保額、保費)。
2. 最近保險公司又調高保費的原因?
你提到最近保費又提高,怕之後無法負擔。保費提高有兩個原因:
一是當時你先生選擇的保費結構有可能是階梯式保費( Stepped Premium) ,也就是保費像階梯一樣一年一年往上升高。這種保費結構的好處是一開始便宜,但保費會逐年上升,適合年齡較高、只打算保短期的人。關於階梯式保費的詳細說明請參考《簡介澳洲人壽保險》一文。
二是保險公司每年根據物價上漲指數CPI而提高保障金額,由於通貨膨脹,保險公司會根據CPI主動提高保障金額,舉例一開始保$100,000額度的重大疾病險,明年保險公司會自動將保障金額提高到$105,000,也因此保費會稍微高一點。這麼做的目的是避免通貨膨脹,10年前100元的買菜金能全家吃飽飽,10年後可能$200元才夠。如果覺得沒必要提高保障額度,可以聯繫保險公司,取消上調的部分。
3. 如果沒有申請理賠,受保人若因疾病死亡,保險公司會不會不理賠死亡的部分?
不會。保險公司和保戶的契約是在成功申請的當下就已經成立,已成立的契約/保障,不會因為之後受保人的身體狀況改變而改變。
妳先生現有的保障不會因為通知保險公司而受損,至於有沒有在理賠範圍內,需要直接聯繫保險公司,由他們來審理,理賠的過程通常很快,保險公司都有一套標準流程,不須過於擔心他們會刁難,最好先連絡保險公司看需要哪些資料,再去找醫生開證明,才不會白跑一趟。希望這些資訊有幫助到你。
延伸閱讀: 《簡介澳洲人壽保險》
免責聲明
聲明:本文僅提供相關資訊並非提供全面資訊或任何投資或其他專業意見之意,文章內容是作者自己查看相關資料彙整而成,作者不保證資料正確性。文章內容未考慮個人情況、需求和目標,任何人觀看本文後採取相關行為須自行負責。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article is general in nature and does not take into account your personal circumstances, financial needs or objectives. Before acting on any information, you should consider the appropriateness of it and the relevant product or strategy having regard to your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needs. In particular, you should seek independent financial advice and read the relevant Product Disclosure Statement or other offer documents prior to acquiring any financial product or making any formal financial decisions.
Comments